冼贤母行
五岭北来遥遥,千山万山相连。东海洪潮浮佛山,端浈之水西汇门。
时有达人奇士轻,秋官冼氏之子生其间。岩姿石骨铁为肝,清诗秀文信手拈,劲节不屈八磨盘,何物女子生宁馨?
有母陈也不世贤,降神天姥金精仙。姆仪闺范足世传,孟母尹母相后先。
禄养之畏人,孰与善养之峻洁而超全?无为辱身以及亲,尝闻善教以三迁。
昔时学校今林峦,习气何如静学便?从师学道如终焉。
掉头挥手谢宗姻,将子直入朱明天。猗哉贤母之懿节,丈夫之所难,神女何必誇金泉,我歌贤母贤无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冼贤母:指冼氏的母亲,因其贤德而得名。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 东海洪潮:指东海的汹涌潮水。
- 佛山:地名,今广东省佛山市。
- 端浈:指端溪和浈水,两条河流。
- 秋官:古代官职名,掌管刑狱。
- 岩姿石骨:形容人的性格坚毅如岩石。
- 铁为肝:比喻意志坚定。
- 信手拈:随手拿来,形容技艺高超。
- 劲节不屈:形容气节坚贞不屈。
- 八磨盘:比喻重重困难。
- 宁馨:如此,这样。
- 降神天姥:天姥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金精仙:指神仙。
- 姆仪闺范:指妇女的仪态和行为规范。
- 孟母尹母:指孟子的母亲和尹氏的母亲,都是古代著名的贤母。
- 禄养:指依靠官俸养家。
- 善养:指以德行教育子女。
- 峻洁:高洁。
- 超全:超越常人。
- 辱身以及亲:指因自己的行为而使家人受辱。
- 善教以三迁:指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三次搬家。
- 习气:指不良的习惯或风气。
- 静学:指安静地学习。
- 宗姻:指亲戚。
- 朱明天:指美好的未来。
- 猗哉:赞叹词,多么。
- 懿节:美好的品德。
- 神女何必誇金泉:神女不必夸耀金泉,意指贤母的德行无需外界的夸赞。
翻译
五岭山脉北延,山峦连绵不绝,东海的巨浪冲击着佛山,端溪和浈水在西门汇合。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秋官冼氏的杰出儿子。他性格坚毅如岩石,意志坚定如铁,随手就能写出清新的诗文,气节坚贞不屈,能克服重重困难。这样的奇女子是如何养成的呢?
冼氏的母亲陈氏,是一位不世出的贤母,她如同天姥山的神仙一般,她的仪态和行为规范足以世代相传,与孟母、尹母齐名。
依靠官俸养家,怎能比得上以德行教育子女的高洁和超越常人?不因自己的行为而使家人受辱,曾听说孟母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三次搬家。
昔日的学校如今变成了林峦,不良的习惯或风气如何能与安静地学习相比?跟随老师学习道理,如同终身之事。
挥手告别亲戚,带着儿子直奔美好的未来。多么美好的贤母品德,连大丈夫也难以做到,神女又何必夸耀金泉,我歌颂贤母的德行无人能及。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冼氏母亲的贤德,通过描绘五岭、东海等壮阔的自然景象,以及秋官冼氏子的才华和坚贞,来衬托贤母的非凡。诗中“岩姿石骨铁为肝”等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后文通过对“禄养”与“善养”的对比,强调了德行教育的重要性。结尾处,诗人以“猗哉贤母之懿节”表达了对贤母品德的极高赞誉,认为其德行超越了传说中的神女,展现了诗人对贤母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