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以顺尹如皋

澧州吾旧契,于子为姻㜕。 况尔朴茂资,古道期跻攀。 兹将牧如皋,令我心惕然。 已闻江南北,饿殍盈郊阡。 静坤为屡震,乾玑失常旋。 狐死兔且悲,骨肉相啖残。 死者未掩骼,生者留孤孱。 古人尚平格,三极谁复论。 调燮自一邑,以为诸牧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澧州:地名,位于今湖南省澧县。
  • 姻㜕:㜕(lián),指女子的美称,这里指姻亲。
  • 朴茂资:朴实而丰富。
  • 古道期跻攀:期望能够追随古人的道路,攀登道德的高峰。
  • 牧如皋:牧,指治理;如皋,地名,今江苏省如皋市。
  • 惕然:忧虑的样子。
  • 饿殍:饿死的人。
  • 郊阡:郊外的田间小路。
  • 坤震:坤,指地;震,指地震。
  • 乾玑:乾,指天;玑,指星辰。
  • 调燮:调和治理。
  • 诸牧:指各地的官员。

翻译

我曾在澧州与梁以顺结下深厚的友谊,而且我们还有姻亲关系。你的资质朴实而丰富,我期望你能追随古人的道路,攀登道德的高峰。现在你将要治理如皋,这让我感到忧虑。听说江南北地区,饿死的人遍布郊外的田间小路。大地频繁地震,天象也失去了正常的旋转。狐狸死了兔子也会悲伤,亲人之间相互残杀。死去的人还未掩埋,活着的人留下孤苦无依。古人崇尚平和,谁还会讨论天地人的大道呢?你从一个县城开始调和治理,希望能成为其他官员的榜样。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送别梁以顺赴任如皋县令时所作。诗中,湛若水表达了对梁以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治理才能的期望。他忧虑地提到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希望梁以顺能够以古人的平和之道来治理地方,成为其他官员的楷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湛若水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