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思九歌:诗名,九思指深思熟虑,九歌则可能指九首歌颂或表达深思的诗。
- 湛若水:明代文学家,字子容,号默成,此诗中提到的“默翁”可能即指他本人。
- 福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所向往之地。
- 斗山齐云:形容山峰高耸,与云齐平。
- 六邑之秀:指六个地方的优秀人才。
- 同跻攀:一起攀登。
- 亮非远:确实不远。
- 无乃:难道,表示推测。
- 衰翁:年老的人,可能指诗人自己。
翻译
我深思之地在福山,那里的山峰高耸入云。 六个地方的才俊一同攀登,默翁默默无言。 我想要前往,确实并不遥远, 难道是年老的我拄着拐杖在前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福山的向往和对攀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年老的感慨。诗中“斗山齐云”描绘了福山的高耸壮丽,而“六邑之秀同跻攀”则展现了人才济济的景象。最后两句则通过“衰翁柱杖前”的自我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继续前行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萧山张先生 》 —— [ 明 ] 湛若水
- 《 斗潭八景圩上观澜 》 —— [ 明 ] 湛若水
- 《 病间奉和大司马秦凤山祈雪有应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题画二首圯桥进履 》 —— [ 明 ] 湛若水
- 《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 —— [ 明 ] 湛若水
- 《 即席送何于逵北上会试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秋官卢君星野之京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