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寇子之南都三首

烨烨璞中玉,重拟连城赀。 戒之在雕琢,勿为人所欺。 君身有至宝,灵瑩无瑕疵。 去去求名工,无为强凿之。 败甲与枯草,尚可决吾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烨烨:光辉灿烂的样子。
  • 璞中玉: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人的本性或才能。
  • 连城赀:价值连城的宝物。
  • 戒之:告诫。
  • 雕琢:雕刻玉石,比喻修饰或改变本性。
  • 至宝:极其珍贵的宝物。
  • 灵瑩:灵巧而明亮。
  • 瑕疵:小的缺点或瑕疵。
  • 名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 强凿之:强行雕琢。
  • 败甲:破旧的甲胄。
  • 决吾疑:解决我的疑惑。

翻译

光辉灿烂的璞中玉,其价值重如连城的宝物。 我告诫你,不要轻易雕琢,不要被他人所欺骗。 你身上拥有至宝,它灵巧明亮,毫无瑕疵。 去寻找技艺高超的名匠,不要强行雕琢它。 即使是破旧的甲胄和枯草,也能解决我的疑惑。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赠给寇子的,诗中以璞中玉比喻寇子的才华和本性,强调其珍贵和不可多得。诗人告诫寇子要保持本真,不要轻易被外界所改变,也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诗中“戒之在雕琢,勿为人所欺”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寇子的期望和忠告。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寇子才华的赞赏,认为他身上的“至宝”无需过多雕琢,自然会发光发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