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贺叙庵李宗伯:贺叙庵,人名;李宗伯,官职名,指李姓的宗伯,宗伯是古代官名,掌管宗室事务。
- 受玉带之赐:指被赐予玉带,玉带是古代官员的一种装饰,象征尊贵。
- 瑞光:吉祥的光辉。
- 中宸:指皇宫。
- 二月既望:农历二月的望日之后,即二月十六日。
- 天王春:指皇帝的春天,即皇帝的恩泽。
- 比德:比喻德行。
- 同无类:无与伦比。
- 稽古力:指古代的功绩。
- 赞襄:辅助,协助。
- 有虞臣:指古代贤臣,虞是古代的一个朝代。
- 重华协帝:重华,指舜帝,古代传说中的贤君;协帝,与帝同德。
- 今皇是:指当今的皇帝。
- 礼乐千年又一新:指礼乐制度经过千年后再次焕发新意。
翻译
吉祥的光辉如一条玉带从皇宫降下,二月十六日,皇帝的春天到来。 我们共同看到,这样的德行是无与伦比的,这才相信朝廷中确实有贤人。 这样的荣耀不仅仅是古代功绩的延续,更是因为贤臣的辅助,使得国家如同古代的虞朝一样繁荣。 重华(舜帝)与帝同德,当今的皇帝也是如此,礼乐制度经过千年后再次焕发新意。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为祝贺李宗伯被赐予玉带而作,通过瑞光、玉带等意象,表达了对李宗伯德行的赞美和对朝廷贤人的肯定。诗中“比德同无类”一句,强调了李宗伯的德行无与伦比,而“赞襄直作有虞臣”则进一步以古代贤臣喻今,显示了对李宗伯辅助朝廷的认可。结尾的“礼乐千年又一新”,既表达了对当前礼乐制度的赞颂,也寄寓了对国家未来繁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