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守中谒泰陵有感

乌号曾是小臣来,又听悲歌动我怀。 亲见彩云扶日上,谁能赤手挽天回。 群忧极处思孤笑,方寸伤馀尚百哀。 闻道阳回今日始,龙门遥忆曝春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号:古代良弓名。
  • 彩云扶日:比喻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
  • 赤手挽天回:形容力挽狂澜,挽救危局。
  • 方寸:指心。
  • 曝春腮:春天阳光下,腮红如桃花。

翻译

我曾作为小臣,手持乌号弓来到此地,如今又听到悲歌触动了我的情怀。 亲眼见过彩云般绚烂的盛世,如日中天,但谁能空手回天,挽救衰败的命运呢? 在深深的忧虑中,我渴望独自笑出声来,内心受伤之余,仍感到百般哀痛。 听说春天今日才开始回转,我在龙门遥望,想起春天阳光下,腮红如桃花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无奈。诗中,“乌号”与“彩云扶日”象征着曾经的辉煌,而“赤手挽天回”则透露出对无力回天的悲叹。末句“曝春腮”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同时也反衬出内心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