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寺镜光阁登高二首

镜光前无路,才行始通窍。 窈窕入云磴,攲侧行木杪。 凭虚知天高,俯下觉形小。 诣道如是观,洒落万物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山路曲折深远。
  • 攲侧(qī cè):倾斜,不正。
  • 凭虚:依靠空虚之处,这里指站在高处。
  • 诣道:达到道的境界。
  • 洒落:自然不拘束,超脱。

翻译

在镜光阁前看似无路,但行走起来才发现通路。 曲折的山路深入云端,倾斜地走在树梢之上。 依靠空虚之处感受到天空的高远,俯视下方感到自身渺小。 达到道的境界应如此观察,自然超脱于万物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镜光前无路”与“才行始通窍”的对比,表达了探索与发现的喜悦。诗中“窈窕入云磴,攲侧行木杪”生动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高远,而“凭虚知天高,俯下觉形小”则传达了站在高处时的超然感受。最后两句“诣道如是观,洒落万物表”深化了主题,表达了通过登高望远可以达到的超脱境界。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