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樾冈少司徒六载考绩之京

见君廿载前,倾盖湖西东。 重逢每追想,惚惚如梦中。 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 足迹亘南北,威声动虏戎。 功成尚久次,六七阅春冬。 手持经济策,于以献重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倾盖:指初次见面。
  • 惚惚:形容心神不定,恍惚。
  • 明哲:明智、洞察事理。
  • 事功:事业和功绩。
  • :贯穿。
  • 虏戎:指外族或敌人。
  • 久次:长时间等待。
  • 经济策:治理国家的策略。
  • 重瞳:指皇帝,因为传说中舜有重瞳,后用来代指皇帝。

翻译

二十年前,我们在湖的西东初次相见,如今重逢,每每回忆起往事,感觉就像在梦中一样模糊不清。你的才智本来就很明智,洞察事理,你所追求的是事业和功绩。你的足迹遍布南北,威名震动了外族和敌人。功成之后,你仍然长时间等待,经历了六七个春夏秋冬。你手持治理国家的策略,准备献给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送别胡樾冈少司徒的作品,表达了对胡樾冈多年来的成就和贡献的赞赏。诗中,“倾盖湖西东”描绘了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而“重逢每追想,惚惚如梦中”则表达了重逢时的感慨和回忆。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等句,赞扬了胡樾冈的才智和追求,以及他在南北征战中的威名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湛若水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事业成就的肯定。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