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三月上巳同毛古庵黄门梁天壶长史周纪善诸生游善权三洞
善权善洞府,神仙逸其名。
嘉名吾夙慕,于兹扣岩扃。
地气通灵窍,天神启虚明。
谁能履兹境,可游神之庭。
明公翕然至,如云集诸生。
心同理有惬,景澹心自澄。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子: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戊子年。
- 上巳: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
- 毛古庵、黄门、梁天壶、周纪善:人名,诗中提到的同游者。
- 长史:古代官职名。
- 诸生:指学生。
- 善权:地名,善权寺,位于今江苏省宜兴市。
- 三洞:指善权寺附近的三个洞穴。
- 夙慕:长久以来的向往。
- 扣岩扃:敲击岩石,指探访洞穴。
- 地气:地下的灵气。
- 启虚明:开启幽深而明亮的空间。
- 翕然:形容人多而聚集的样子。
- 理有惬:道理上感到满足。
- 景澹:景色宁静。
- 心自澄:内心自然清净。
翻译
在戊子年三月初三这个上巳节,我与毛古庵、黄门、梁天壶、周纪善以及一些学生一同游览了善权寺的三个洞穴。
善权寺的洞穴真是仙境般的地方,虽然神仙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我对这里早已心生向往,今天终于有机会敲击岩石,探访这些神秘的洞穴。
地下的灵气通达这些灵窍,天神似乎也开启了这些幽深而明亮的空间。谁能踏足这样的境界,就能游览神灵的庭院。
我们一行人如云聚集,如同诸生一般。心中对道理的满足,加上景色的宁静,使得我们的内心自然清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湛若水与朋友们在上巳节游览善权寺三洞的情景。诗中,“善权善洞府,神仙逸其名”一句,既表达了对善权寺神秘洞穴的向往,也透露出对未知仙境的无限遐想。通过“地气通灵窍,天神启虚明”的描绘,诗人将洞穴的神秘与灵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后文中的“明公翕然至,如云集诸生”则生动地描绘了众人聚集的盛况,而“心同理有惬,景澹心自澄”则表达了游览中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灵性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古劳二章章十二句 》 —— [ 明 ] 湛若水
- 《 三水候送郭总戎不至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拟筑一卧室于濆玉岩水帘之侧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题竹轩卷为约宾曹凤朝文瑞 》 —— [ 明 ] 湛若水
- 《 辛亥元日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周生卫还阳羡卫为医士不中欲弃其业归于儒云 》 —— [ 明 ] 湛若水
相关推荐
- 《 浪淘沙 其二 上巳 》 —— [ 清 ] 曹尔堪
- 《 平吴后三月三日从华林园作诗 》 —— [ 晋 ] 程咸
- 《 上巳日舍舟丰城 》 —— [ 宋 ] 曹彦约
- 《 上巳舣舟汉口命驾凤栖成二绝句 》 —— [ 宋 ] 张商英
- 《 观兰亭修禊图 》 —— [ 明 ] 高拱
- 《 集自郡城归溪山翁寄诗并和申字韵垂教依韵再呈殊愧迟拙 》 —— [ 元 ] 虞集
- 《 丁观察以两台疏荐留住四明赋怀二律 》 —— [ 明 ] 胡应麟
- 《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 —— [ 宋 ]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