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劳二章章十二句

古劳之下,有川洋洋。 洋洋曷以,可濯可航。 泛彼兰舟,与子同行。 时届重阳,朗天清霜。 临流怀旧,伊人云亡。 俛仰今昔,云胡不伤。 古劳之上,云山霅霅。 霅霅曷以,以跻以悬。 乘此柴车,与子同联。 峍乎郁葱,于葵之根。 登高望远,伊人不存。 爰卜幽宅,以慰精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洋洋:形容水势浩大。
  • :洗涤。
  • :航行。
  • 兰舟:装饰华美的船。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
  • 朗天:晴朗的天空。
  • 清霜:清晨的霜。
  • 伊人:那个人,指已故的亲友。
  • 云亡:已经去世。
  • 俛仰:俯仰,指时间的流逝。
  • 云胡:怎能。
  • 霅霅:形容山势险峻。
  • :攀登。
  • :悬挂,此处指山势陡峭。
  • 柴车:简陋的车。
  • 同联:一同前行。
  • 峍乎:形容山势高耸。
  • 郁葱:形容树木茂盛。
  • :一种植物。
  • 幽宅:坟墓。
  • 精魂:灵魂。

翻译

在古劳之下,有一条浩荡的河流。 这浩荡的河水,可以洗涤,也可以航行。 我们乘坐华美的船,与你同行。 此时正值重阳节,天空晴朗,清晨有霜。 面对流水,怀念故人,那人已经离世。 俯仰之间,时光流逝,怎能不感到悲伤。

在古劳之上,云雾缭绕的山峰险峻。 这险峻的山峰,可以攀登,也可以悬挂。 我们乘坐简陋的车,与你一同前行。 山势高耸,树木茂盛,就在葵的根部。 登高望远,那人已不在。 于是选择幽静的墓地,以慰藉灵魂。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劳地区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诗中,“古劳之下”的河流与“古劳之上”的山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也隐喻了生命的起伏与无常。重阳节的清霜与晴朗的天空,增添了节日的寂寥与对逝者的思念。诗的结尾,选择“幽宅”以慰藉“精魂”,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