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毅斋光禄招游东山翼善寺即席赋此
驱车出正阳,逍遥望东山。
地灵何必高,葱郁浮其巅。
云是谢安宅,莽为梵林禅。
昔时钟鼎地,虚磬空堂悬。
境在豪华尽,时去春自还。
六朝多胜流,衣冠芳草间。
复有争墩子,愚哉一何愆。
衰荣竟奚论,醉歌光禄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赴毅斋光禄招游:应毅斋光禄之邀出游。
- 东山:地名,此处指东山翼善寺所在地。
- 谢安宅:指谢安的故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 梵林禅:指佛教寺庙。
- 钟鼎地:指古代贵族的居所,钟鼎象征权力和地位。
- 虚磬:空悬的磬,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此处象征寺庙的空寂。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南方连续的六个朝代,即吴、东晋、宋、齐、梁、陈。
- 胜流:指杰出的人物。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代指士大夫。
- 芳草间:指在美好的环境中。
- 争墩子:指争夺地盘的人。
- 愚哉一何愆:多么愚蠢的错误。
- 衰荣:指兴衰荣辱。
- 光禄筵:光禄是官职名,此处指光禄大夫的宴席。
翻译
我驱车离开正阳门,悠闲地望向东山。 这片土地不必高耸,其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据说这里曾是谢安的宅邸,如今已变为佛寺。 昔日权贵的居所,现在只剩下空悬的磬声。 当繁华逝去,春天自然会再来。 六朝时期有许多杰出人物,他们的衣冠在芳草间闪耀。 还有那些争夺地盘的人,他们的愚蠢是多么的错误。 兴衰荣辱终究无从论说,我醉心于光禄大夫的宴席中歌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应邀出游东山翼善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东山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谢安宅变为佛寺的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诗末以醉歌光禄筵作结,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又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