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密岩乃先世祖都使公沄淘兄弟起兵拒黄巢处

万仞巉岩百里长,此中曾蹶草头黄。 衣冠税驾趍行在,兄弟登坛守故乡。 一代风尘山戍远,千家烟火石台荒。 水田折戟时常露,知是先人旧战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密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都使公:指程敏政的祖先,担任都使的官职。
  • 沄淘:程敏政的兄弟。
  • 草头黄:指黄巢,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
  • 衣冠:指士大夫,这里指程敏政的祖先。
  • 税驾:解下驾车的马,指停下或休息。
  • (qū):同“趋”,快步走。
  • 行在:皇帝临时驻扎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 登坛:指起兵,建立军事指挥中心。
  • 风尘:指战乱。
  • :边防的营垒或城堡。
  • 折戟:折断的戟,指战争遗留下来的兵器。

翻译

东密岩,高耸入云,绵延百里,这里曾是我的祖先都使公和他的兄弟沄淘起兵抵抗黄巢的地方。他们解下马车,急忙前往朝廷,而兄弟们则在故乡建立军事指挥中心坚守。一代人的战乱使得边防的营垒显得遥远,千家万户的烟火在荒凉的石台上显得格外孤寂。水田中时常露出折断的戟,我知道那是先人战斗过的旧战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东密岩的险峻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祖先英勇抗敌的敬仰和对战乱带来的荒凉景象的感慨。诗中“万仞巉岩”和“千家烟火石台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乱对家园的破坏。结尾的“水田折戟”则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先人的英勇。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