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石二首

涧水漱幽石,漱之何太勤。 幽石本贞白,粲粲无缁磷。 安得山下泉,漱我胸中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洗涤。
  • 幽石:深藏的石头,指隐匿在深山幽谷中的石头。
  • 贞白:纯洁无瑕。
  • 粲粲:明亮、灿烂的样子。
  • 缁磷:黑色的污点。缁(zī),黑色;磷(lín),污点。
  • 安得:如何能够得到。
  • 胸中尘:心中的尘埃,比喻心中的杂念和烦恼。

翻译

山涧的水洗涤着幽深的石头,为何如此频繁地洗涤? 那幽深的石头原本纯洁无瑕,明亮灿烂,没有一丝污点。 我如何能够得到山下的清泉,来洗涤我心中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涧水洗涤幽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纯洁无瑕品质的向往。诗中“幽石本贞白,粲粲无缁磷”一句,既赞美了幽石的纯洁,也隐喻了对人心的期望。末句“安得山下泉,漱我胸中尘”则抒发了诗人希望洗涤内心尘埃,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纯净心灵的追求和对世俗尘埃的厌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