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桥书舍为京学教授莆田陈君叙畴作

十里莆南竹树村,九桥精舍太丘孙。 衣冠屡报看花捷,水石疑留洗墨痕。 聘士高风今入画,尚书经学久专门。 寄言莫坠藏修地,白鹿遗规可重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桥精舍:指陈君叙畴的书舍,因其周围有九座桥而得名。
  • 太丘孙:指陈君叙畴,太丘是陈姓的郡望之一,孙指其为陈氏后裔。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
  • 看花捷:指科举考试中榜的喜讯。
  • 洗墨痕:指读书写字的痕迹,比喻学问。
  • 聘士:指被朝廷征召的士人。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尚书经学:指研究《尚书》的学问。
  • 专门:专精一门学问。
  • 藏修地:指书舍,即学习修养的地方。
  • 白鹿遗规:指古代的学规或教育传统。

翻译

在莆田南边十里,竹树环绕的村庄中,有一座名为九桥精舍的书舍,它是陈氏后裔的居所。这里,士人们屡次传来科举中榜的喜讯,水石之间似乎还留有他们读书写字的痕迹。陈君叙畴的高尚风范如今被画入画中,他对《尚书》的研究也早已专精一门。寄语后人不要荒废了这个学习修养的地方,古代的白鹿学规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莆田陈君叙畴的书舍及其学术氛围,通过“九桥精舍”、“衣冠屡报看花捷”等词句,展现了书舍的宁静与士人的成就。诗中“聘士高风今入画”一句,既赞颂了陈君的高尚品质,也体现了对其学术成就的认可。结尾的“白鹿遗规可重论”则强调了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寄寓了对后学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学问和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