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漏下斋宫:指斋戒时居住的宫殿。
- 垆薰:炉中的香烟。
- 百灵受职:指各种神灵各司其职。
- 扶元化:扶持宇宙的运行和变化。
- 上帝端居:指天帝高高在上,居于天界。
- 扈跸军容:指随行的军队和仪仗。
- 登坛人语:指在祭坛上进行祭祀的人的言语。
- 十牲载俎:指祭祀时使用的十种牲畜和祭器。
- 三献: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分三次献祭。
- 格异芬:指神灵的感应和降临。
翻译
斋戒的宫殿中,夜已深沉,时间尚未分明,长林中风吹起,驱散了炉中的香烟。各种神灵各司其职,扶持着宇宙的运行和变化,天帝高高在上,居于天界,与人间隔着朵朵云彩。随行的军队和仪仗,香雾缭绕,祭坛上进行祭祀的人的言语,仿佛在半空中回响。祭祀时使用的十种牲畜和祭器,经过三次献祭,想象中神灵的感应和降临,显得格外神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南郊祭祀的庄严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的神秘与神圣。诗中“漏下斋宫夜未分”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深沉,又暗示了祭祀的严肃与庄重。后文通过对神灵、天帝、军队仪仗以及祭祀仪式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宗教氛围和仪式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宗教仪式的敬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