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子成童时馆坡山白莲池东房嘉靖甲寅夏李氏右坡青霞父子邀饮于大钟之楼旧迹变迁惕焉感怀

白莲池上觅仙踪,曾听攒眉夜夜钟。 七十年前灯火地,东寻无路白云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泉子:湛若水的别号。
  • 成童:指年幼时。
  • 馆坡山:在坡山设馆教书。
  • 白莲池:地名,位于坡山。
  • 嘉靖甲寅:即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 攒眉:皱眉,形容忧愁或不悦。
  • 七十年前:指作者成童时。
  • 白云封:白云缭绕,形容道路被遮蔽,无法通行。

翻译

在白莲池边寻找仙人的踪迹,曾经在这里听到夜夜钟声,伴随着忧愁的皱眉。七十年前,这里还是灯火辉煌的地方,如今我想要东寻旧迹,却无路可走,只有白云缭绕,遮蔽了前行的道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通过描绘白莲池、夜钟、灯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怀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的“七十年前灯火地,东寻无路白云封”深刻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无限追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感慨。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