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缬 (xié):眼花,视线模糊。
- 弊裘:破旧的皮衣。
- 山灵:山神。
翻译
一杯茶烟尚未完全消散,几级石阶通向暗处的桥。 波涛汹涌,仿佛鸱夷在愤怒,亭中清静,留有野鹤的雅致。 病眼迎风,常感视线模糊,破旧的皮衣经雨,半湿半潮。 再次来到这里,便不觉得是陌生人,直接向山神致意,无需等待邀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在紫阳庵的闲适景象,通过茶烟、云路、波涛、野鹤等意象,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自然的壮美。诗中“病目临风常带缬”一句,既表达了作者身体的微恙,也增添了诗中的情感色彩。结尾“径揖山灵不待邀”则显示了作者对山林的亲切与自在,不拘礼节,直接与自然对话,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七月二十日文华殿后讲毕上顾中官赐讲臣冠带靴袍臣敏政预赐织金云雁绯袍一有副金带一乌纱帽及皂靴面谢讫上顾谓曰先生辛苦共对曰此皆职分所当为顿首而退 》 —— [ 明 ] 程敏政
- 《 王介翁画梅为文远赋 》 —— [ 明 ] 程敏政
- 《 与世赏庶子同饮通州致仕袁千户家 》 —— [ 明 ] 程敏政
- 《 都城道中憩永明寺次壁上留题韵 》 —— [ 明 ] 程敏政
- 《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 其六 玉簪 》 —— [ 明 ] 程敏政
- 《 分得元君丹臼为安城李珍赋 》 —— [ 明 ] 程敏政
- 《 淳安族兄敏恭并孺人方氏挽诗 》 —— [ 明 ] 程敏政
- 《 饮乐山阁留别张慎隐君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