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时翊大参约出清波门饮石屋寺遂至水籥烟霞二祠次李若虚宪副韵四首
何处令人俗可医,偶穿脩竹赴幽期。
水从鬼窟鸣双玉,山自灵峰转一枝。
便觉管弦声涴耳,共随猿鸟立移时。
颠崖象石常相近,幻色潮音两斗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脩竹:脩(xiū),长。脩竹即长竹。
- 幽期:隐秘的约会。
- 鬼窟:此处指深邃幽暗的水域。
- 灵峰:指形状奇特的山峰。
- 涴耳:涴(wò),污染。涴耳即刺耳,使人不悦。
- 猿鸟:猿和鸟,常用来形容山林中的动物。
- 颠崖:陡峭的山崖。
- 幻色:变幻莫测的色彩。
- 潮音:潮水声。
翻译
何处能医治人的俗气,偶尔穿过长竹去赴幽静的约会。 水从深邃的鬼窟中涌出,发出双玉般的鸣响,山峰自灵峰转向,形成一支独特的景象。 便觉得管弦乐声刺耳,与猿鸟一同站立,时光悄然流逝。 陡峭的山崖与象形的石头常相伴,变幻的色彩与潮水的声音相互争奇斗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穿越竹林,赴幽静之地的心境与所见。诗中,“脩竹”、“幽期”等词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隐逸图景。通过“鬼窟”、“灵峰”等意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管弦声”与“猿鸟”的自然之声,以及“颠崖”、“幻色”与“潮音”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与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