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檄:接受命令。
- 子贱台:指孔子的弟子子贱的讲学之地,这里代指孔子的讲学之地。
- 素王:指孔子,因其道德高尚,被尊称为“素王”。
- 家世:家族的历史和地位。
- 不凡材:非凡的人才。
- 鲁壁:指孔子故居的墙壁,传说中有藏书。
- 弦诵:古代读书时弦乐伴奏,这里指读书声。
- 井牧:井田和牧场,指古代的农业和畜牧业。
- 尼山:即尼丘山,孔子的出生地。
- 草莱:指未开垦的土地。
- 公署:官方的办公场所。
- 盘盂: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
- 享堂:祭祀祖先的地方。
- 奎文:指孔子的书法,这里指孔子的碑文。
翻译
刚接到命令登上子贱的讲学台,孔子的家族历史和地位非凡。 鲁壁中传来新的读书声,尼山下的土地尚未开垦。 官方办公场所的帘幕在白天垂下,祭品在春日里被供奉在享堂。 闲暇时,我还约了贤能的宗族子弟,共同清扫孔子碑文上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送别曲阜孔知县时所作,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和对孔氏家族的赞誉。诗中通过“子贱台”、“鲁壁”、“尼山”等地理符号,巧妙地勾勒出孔子的学问和家族的辉煌。同时,诗人在描述孔氏家族的现状时,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诗书鲁壁新弦诵”),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井牧尼山旧草莱”)。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孔子的深切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