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守宗仁二律

宵旰忧勤仰圣躬,柏台花县此丹衷。 桑村永日催吴茧,棠茇春风听郭公。 南亩问农溪涨落,后堂延客市尘空。 休言一日朱幡贵,四度民情达帝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宵旰忧勤:宵,夜晚;旰,天晚。形容从早到晚勤奋不懈。
  • 柏台:古代御史台的别称,象征清廉正直。
  • 花县:指县治,即县官的治所。
  • 丹衷:赤诚的心。
  • 桑村:指农村。
  • 吴茧:吴地产的蚕茧,这里指蚕茧。
  • 棠茇:棠梨树的根部,这里指棠梨树。
  • 郭公:指城郭之外的农民。
  • 南亩:指南方的田地。
  • 问农:询问农事。
  • 溪涨落:溪水涨落,指观察自然变化。
  • 后堂:指官府的后堂。
  • 延客:邀请客人。
  • 市尘空:市集的尘嚣消失,指环境清静。
  • 朱幡:红色的旗帜,古代官吏出行的仪仗。
  • 四度:多次。
  • 帝聪:皇帝的耳目,指皇帝的知晓。

翻译

从早到晚,我勤勉不懈地为国担忧,仰望着圣上的身影。在柏台和花县,我献出了我赤诚的心。在农村,我催促着吴地产的蚕茧,就像棠梨树在春风中听着城外的农民的声音。我询问南方的田地农事,观察溪水的涨落,在官府的后堂邀请客人,市集的喧嚣消失,环境变得清静。不要说一天之内红色的旗帜显得多么尊贵,我已经多次将民情传达给皇帝,让他知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中,“宵旰忧勤”展现了诗人的勤奋和忧国之情,“柏台花县”和“丹衷”则体现了诗人的忠诚和清廉。通过“桑村”、“吴茧”、“棠茇”等意象,诗人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心。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南亩问农”、“溪涨落”等细节,展现了其深入民间、关心民生的态度。最后,诗人强调了自己将民情传达给皇帝的责任和努力,体现了其为民请命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为民情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