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似公召升大理少卿因次旧韵奉送四章

紫诏光临刺史居,列城山水及波馀。 百年公论谁终掩,几处流人梦亦舒。 魏阙云深鹓序近,歙州天远雁来疏。 九重肯慰东南望,还共渔樵接鹭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诏:指皇帝的诏书,因古代诏书常用紫色绢帛书写,故称。
  • 刺史:古代官名,掌管一州的行政大权。
  • 列城:指各城邑。
  • 波馀:波浪之外,比喻边远之地。
  • 流人:被流放的人。
  •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常用以代指朝廷。
  • 鹓序:指朝官的班次。
  • 歙州:古代地名,今安徽省歙县一带。
  • 九重:指皇帝的居所,也代指朝廷。
  • 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普通百姓。
  • 鹭车:古代一种车,常用以指代官员的出行。

翻译

皇帝的诏书光辉照耀着刺史的居所,各城邑的山水以及边远之地都因此而受益。 百年的公论终究难以掩盖,几处被流放的人连梦中也感到宽慰。 朝廷的云深,朝官的班次近在咫尺,而歙州的天空遥远,雁来的消息稀少。 朝廷若能体恤东南的期盼,愿能与渔夫樵夫一同迎接官员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员的期待和对公道的坚信。诗中“紫诏光临刺史居”描绘了皇帝的恩泽广被,而“百年公论谁终掩”则体现了对正义的坚持。后两句通过对朝廷与边远地区的对比,抒发了对朝廷关注边远地区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