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行司有成

· 童轩
几年谪宦走天涯,镜里西风两鬓丝。 山馆月明鸡唱去,海天云冷雁书迟。 半生事业交穷日,万里关山客倦时。 愁绝小窗残梦断,子规啼上最高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宦(zhé huàn):被贬谪的官员。
  • 西风:秋风。
  • 两鬓丝:指两鬓的白发。
  • 山馆:山中的馆舍,指隐居或旅途中的住所。
  • 鸡唱:鸡鸣,指清晨。
  • 海天:海与天相连的景象,常用来形容遥远或辽阔。
  • 雁书:指书信,古代传说雁能传书。
  • 交穷日:指岁月流逝,事业无成。
  • 万里关山:形容路途遥远,关隘重重。
  • 客倦时:旅途中的疲惫时刻。
  • 愁绝:极度忧愁。
  • 残梦断:梦醒后的惆怅。
  • 子规:杜鹃鸟,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哀怨或思乡。

翻译

多年来,我作为一名被贬谪的官员,四处流浪,如今镜中映出的是秋风中两鬓斑白的我。 在山中的馆舍里,月亮明亮,鸡鸣声中我离去,海天一色,云冷风清,却迟迟不见家书。 半生的努力似乎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万里关山,我在旅途的疲惫中感到无比倦怠。 小窗边,我极度忧愁,梦醒后的惆怅中,听到杜鹃鸟在最高的枝头啼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谪宦走天涯”和“两鬓丝”描绘了诗人多年的漂泊和岁月的痕迹,而“山馆月明”和“海天云冷”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孤独和遥远感。最后,“子规啼上最高枝”不仅以鸟鸣象征哀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忧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