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顾新山司徒考绩卷歌

群公赠公上考功,我来后公颂公功。 赠公颂公似不异,彼功此功元不同。 会计勤劳国计外,爱公真朴回浇风。 近来士风愁倒澜,谁立砥柱中流中。 安得如公千万辈,遍化天下为淳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考功:古代对官员的考核成绩,上等功绩。
  • 会计:管理财务,此处指管理国家财政。
  • 浇风:浮薄的社会风气。
  • 砥柱中流:比喻能担当重任,在艰难环境中不动摇的人。
  • 淳庞:淳朴宽厚。

翻译

群公赞颂司徒的上等功绩,我来之后也歌颂他的功绩。 赞颂他和歌颂他看似没有差异,但他的功绩与这里的功绩原本就不同。 他在管理国家财政之外,还勤劳于国事,我喜爱他的真朴,能挽回浮薄的风气。 近来士人的风气令人担忧,像是要倒塌的波澜,谁能在中流担当重任,不动摇呢? 怎样才能有像司徒这样的人千千万万,遍及天下,将世界化为淳朴宽厚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司徒的功绩,并表达了对当前士风的担忧和对淳朴风气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彼功”与“此功”的不同,突出了司徒在管理国家财政之外的勤劳和对社会风气的正面影响。最后,诗人希望有更多像司徒这样的人出现,以改变天下风气,使之变得淳朴宽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