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赵类庵宗伯宅修会得五言排律二十韵
宗伯开文苑,春光际景辰。
吟鞭乘岛兴,谈麈静规尘。
忝窃瀛洲彦,叨陪讲幄臣。
诗坛寻地主,酒伴尽天人。
等作他乡客,犹惭入幕宾。
游从兼吏隐,人物是丝纶。
花意妍堪恨,山容巧作颦。
云行西岳雨,蝶梦上林春。
燮理存杯酒,忧虞损绣茵。
逍遥鸡阜月,寂寞凤台滨。
潭府初张宴,明公对饮醇。
大羹滋味永,雅咏愫情申。
蔼蔼衣冠俊,恢恢笑语亲。
兰亭无放达,金马更清真。
咄咄书空札,嚣嚣谢众嚚。
天心自流运,物态尚悲辛。
仰阁依珠斗,瞻云恋紫宸。
食芹思有献,投壁恐无因。
盐鼎非公辈,清修报主身。
南溟起大翼,九万谁能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宗伯:古代官名,此指赵类庵。
- 瀛洲彦:指有才学的人。
- 讲幄臣:指讲学或讲道的官员。
- 丝纶:指文采或文辞。
- 颦:皱眉。
- 燮理:调和治理。
- 绣茵:绣花的垫子。
- 鸡阜:指鸡鸣山,此指早晨。
- 凤台:指高雅的场所。
- 潭府:深宅大院。
- 大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
- 雅咏:高雅的诗歌。
-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此指朝廷。
- 咄咄:表示惊诧。
- 嚣嚣:喧哗声。
- 嚚:愚昧。
- 紫宸:指皇帝的宫殿。
- 食芹:比喻微薄的贡献。
- 投壁:指投笔从戎。
- 盐鼎:指重要的官职。
- 清修:指廉洁自守。
- 南溟:指南海。
- 九万:指极高的志向或远大的前程。
翻译
宗伯开设了文学的园地,春光正好,时节宜人。吟诗的鞭子随着岛上的兴致挥舞,谈论的麈尾静静地拂去尘埃。我虽有幸成为瀛洲的才子,却也谦卑地陪伴在讲学的官员身边。在诗坛上寻找主人的足迹,与酒友尽是天人般的交往。虽然同是他乡之客,仍感惭愧未能成为入幕之宾。游历中兼有官职与隐逸,所遇之人皆文采斐然。花儿的娇艳令人怜爱,山峦的皱眉巧妙动人。云行至西岳带来雨水,蝶梦在上林迎来春天。调和治理存于杯酒之间,忧虑却损毁了绣花的垫子。在鸡鸣山的月光下逍遥自在,在凤台之滨静享寂寞。深宅大院初次设宴,明公对饮美酒。大羹的滋味悠长,雅致的诗歌表达了深情。衣冠楚楚的士人,笑语亲切。兰亭没有放纵,金马门更显清真。惊诧地书写着空白的札记,喧哗声中谢绝了众人的愚昧。天意自然流转,物态仍显悲辛。仰望阁楼依傍着珠斗,远望云彩怀念紫宸。食芹之思有贡献,投笔从戎恐无因。盐鼎之职非我辈,廉洁自守以报主。南海起大翼,九万之志谁能驯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赵类庵宗伯宅中的一次文学聚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会者的高雅情趣和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瀛洲彦”、“讲幄臣”等,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花意妍堪恨,山容巧作颦”,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高雅情怀和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