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柱坛:指衡山天柱峰,此处借指胡石屏在衡州南岳的讲学之地。
- 风云变化:比喻世事变迁,也指学问的深奥和广博。
- 传意:传达思想或意图。
- 传诀:传授秘诀或诀窍。
- 服食:指修炼内丹,通过饮食或药物来养生修炼。
- 入神:达到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也指对某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翻译
在天柱峰前的讲坛上,我听到了更多深奥的学问,世事变迁让我眼前一亮。 离开时,你传达了深意却没有传授具体的秘诀,我只需通过修炼和领悟来进一步深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胡石屏在衡州南岳讲学的感激之情。诗中,“天柱坛前更讲闻”描绘了讲学的场景,而“风云变化眼俱新”则体现了作者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胡石屏深意的领悟,以及自己对修炼和领悟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敬畏和对修炼的执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罗浮用濂溪先生韵与同游诸贤 》 —— [ 明 ] 湛若水
- 《 新春写怀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寿杨石翁少师诞日适赐宴礼部 》 —— [ 明 ] 湛若水
- 《 与郑孔新 》 —— [ 明 ] 湛若水
- 《 酬赵丹山地官扣门作寿诗韵 》 —— [ 明 ] 湛若水
- 《 九龙颂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陈生公赞归省久不反辞以促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岳之怀秋暮愈切道远囊空何日发轫谩作呈知己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