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名宦九首梁任昉
注释
严州:古地名,今河南省商丘市。
梁任昉:梁任昉(lǐang rèn fǎng)为唐代官员。
司谏:官职名,负责劝谏皇帝。
蝗旱:指蝗灾和干旱。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流域。
疏:奏章,上书。
安抚:安抚百姓。
振乏:解救贫困。
蠲施:减免。
条陈:详细陈述。
救弊:救济困难。
伏阙:跪在朝廷大殿前。
诤:指责。
宜:适宜。
着:下发。
迢递:远远传送。
子陵:指梁任昉。
案:案件。
竖:立。
桐江碑:碑文,记载梁任昉的事迹。
节高器大:指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欲吐胸中奇:欲吐露胸中的奇思异想。
重父必重母:尊重父母。
正邦先正家为仪:治理国家之前要先治理好家庭。
糟糠之妻:形容贤良的妻子。
变易:改变。
从可知:由此可见。
光耿耿:明亮闪耀。
几微:微小之事。
吊祭:祭拜。
操戈:持戈,指战斗。
公藩篱:指梁任昉的府邸。
翻译
严州名宦九首梁任昉
范公曾在担任司谏的时候,遭遇了蝗灾和干旱,导致江淮地区饥荒。当时他上书请求巡视,结果被派遣去安抚当地百姓。他开仓救济贫困,减免徭役,让百姓都得到了帮助。他详细陈述了解决困难的十多项措施,但政府的开支不节制,百姓已经疲惫不堪。突然听说郭后又被废黜,他上书谏言认为这样做不妥。朝廷于是下令他去睦州,他带着家人一同迁徙到遥远的地方。梁任昉的案件一直没有判决,直到天命让他在竖立的桐江碑上留下了事迹。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难道不想表达内心的奇思异想吗?他说重视父亲必然也要尊重母亲,治理国家之前要先治理好家庭。就连贤良的妻子也会因为贫贱而改变,这样的交往就能看出人的品行。梁任昉的双眼明亮闪耀,难道不明白其中微妙之处吗?我曾祭拜过他,敢于在他的府邸旁边持戈战斗。乌龙山景色依旧清丽,仰望着他留下的遗迹,吟唱着他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官员梁任昉在严州任职时的种种遭遇和行为。他在面对灾荒时不忘安抚百姓,努力救济困难,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诗中反映了他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整体氛围庄重,表达了作者对梁任昉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