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主一

国朝分隶谁最长,赵虞姚萧范与杨。赵公温温蔡中郎,虞公格格由钟梁。 姚萧二公撼中邦,岂以笔法窥汉唐。萧守高尚姚文章,范公清遒不敢当。 纵横石经兀老苍,杨侯起家自洛阳。华山之碑早擅场,旁出捷入无留藏。 曹南吴氏俊且良,古意飒飒浮匡箱。商盘周鼎俨作行,刓圭削锐伏景光。 宜伸而缩圆使方,外若椎鲁中坚强。趋新骛巧纷披猖,欲辨辄止心孔伤。 金陵皇象剑戟张,中山夏丞鼎独扛。二碑分法古所臧,隶多分少须精详。 君方妙年进莫量,更入二篆君无双。近者吾甥有陈冈,昔师杨氏今颉颃,见之为道安毋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隶:指隶书。
  • 赵虞姚萧范与杨:指元代隶书六大家:赵孟頫、虞集、姚燧、萧?、范梈、杨载。
  • 温温:温和的样子。
  • 蔡中郎:指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曾任中郎将。
  • 格格:形容书法刚劲有力。
  • 钟梁:指钟繇和梁鹄,均为三国时期的书法家。
  • :震撼。
  • 中邦:指中原地区。
  • 清遒:清新有力。
  • 兀老苍:形容书法苍劲有力。
  • 擅场:指在某一方面有特长。
  • 旁出捷入:形容书法变化多端,出入自如。
  • 留藏:保留。
  • 古意:古代的风格和意境。
  • 飒飒:形容风声,这里形容书法的气势。
  • 匡箱:匡,方形的竹器;箱,收藏东西的器具。这里指书法作品的装帧。
  • 商盘周鼎:商代的盘和周代的鼎,均为古代青铜器,这里比喻书法的古朴。
  • :整齐的样子。
  • 刓圭削锐:刓,削去棱角;圭,古代玉器,有棱角。这里形容书法的笔锋。
  • 伏景光:隐藏的光辉。
  • 伸而缩圆使方:形容书法的笔画既有圆润又有方正。
  • 椎鲁:愚钝。
  • 趋新骛巧:追求新奇和巧妙。
  • 纷披猖:形容杂乱无章。
  • 心孔伤:内心感到悲伤。
  • 皇象:指皇帝的象征。
  • 剑戟张:形容书法笔力雄健。
  • 鼎独扛:形容书法的气势如鼎一般稳重。
  • 分法:指隶书的书写方法。
  • 二篆:指大篆和小篆。
  • 颉颃: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 见之为道:见到书法作品就能领悟其道。

翻译

元代的隶书谁最擅长?赵孟頫、虞集、姚燧、萧?、范梈和杨载。赵公的书法温和如蔡邕,虞公的书法刚劲有力,源自钟繇和梁鹄。 姚燧和萧?两位大师震撼中原,难道只是从笔法上窥探汉唐?萧守高尚,姚燧则以文章著称,范公的书法清新有力,我自愧不如。 杨载的书法苍劲有力,起家于洛阳,早就在华山碑上展现了他的特长,书法变化多端,出入自如,毫无保留。 曹南的吴氏才华横溢,书法中古意盎然,气势如风,装帧精美。商代的盘和周代的鼎整齐排列,书法笔锋如削去棱角的玉器,隐藏着光辉。 书法既有圆润又有方正,外表看似愚钝,实则内心坚强。追求新奇和巧妙,却显得杂乱无章,内心感到悲伤。 金陵的皇象书法如剑戟般雄健,中山的夏丞书法气势如鼎一般稳重。这两种隶书的书写方法自古就有,隶书多而分书少,需要仔细辨别。 你正年轻,进步很快,尤其在二篆方面,你无人能敌。最近我的外甥陈冈,曾经师从杨载,现在与你并驾齐驱,见到你的书法就能领悟其道,不要忘记。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元代隶书六大家的书法艺术,通过对各位书法家风格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隶书艺术的贡献和影响。诗中不仅赞美了他们的书法技巧,还强调了书法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神。通过对书法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追求的推崇。

揭傒斯

揭傒斯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