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别离

· 张昱
阳关古别离,对面折杨柳。 旋踵委道傍,焉得长在手? 丈夫四方志,竭力车马走。 慷慨平生怀,不在然诺后。 倾资铸宝剑,性命同所有。 去去勿复陈,黄金印如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
  • 折杨柳:古代送别时常折杨柳枝相赠,寓意离别。
  • 旋踵:转身的意思,比喻时间极短。
  • :丢弃。
  • 四方志:指志在四方,有远大的抱负。
  • 竭力:尽力,全力以赴。
  • 车马走:指四处奔波,为事业奋斗。
  • 慷慨:意气风发,豪爽大方。
  • 平生怀:一生的抱负和理想。
  • 然诺:答应,许诺。
  • 倾资:倾尽所有财产。
  • 铸宝剑:铸造宝剑,象征决心和力量。
  • 性命同所有:将性命与所追求的事业同等看待。
  • 去去:走吧,离开。
  • 黄金印如斗:形容官职显赫,权力巨大。

翻译

在古老的阳关,人们面对着离别,折下杨柳枝作为赠别。 转眼间,那些杨柳枝就被丢弃在路旁,怎能长久握在手中? 大丈夫怀有远大的四方之志,全力以赴地在车马间奔波。 豪爽地展现一生的抱负,不在于轻易的承诺之后。 倾尽所有财产铸造宝剑,将性命与所追求的事业同等看待。 走吧,不要再多说,黄金印章如同斗大,象征着显赫的官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阳关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大丈夫志在四方的赞美。诗中“折杨柳”寓意离别,而“旋踵委道傍”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无奈与短暂。后半部分强调了大丈夫的豪情壮志和为理想不惜一切的决心,展现了诗人对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迈与激昂的情感。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