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张昱
五垓千陛立朝廷,槛首铜雕一丈翎。 不待来仪威凤至,日闻韶濩在青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辇下:指京城。
  • 五垓:指天子的朝廷,垓即台阶。
  • 千陛:形容朝廷的庄严宏大。
  • 槛首:门槛之上。
  • 铜雕:铜制的雕刻品。
  • 一丈翎:指铜雕上的装饰,翎指羽毛。
  • 来仪:指凤凰的降临,象征吉祥。
  • 韶濩:古代的乐曲名,这里指优美的音乐。
  • 青冥:天空。

翻译

在京城的朝廷中,台阶众多,庄严宏大,门槛之上矗立着一尊铜雕,装饰着一丈长的羽毛。 不需要等待凤凰的吉祥降临,每天都能听到天空中传来的优美乐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京城朝廷的庄严景象,通过“五垓千陛”和“槛首铜雕一丈翎”的描绘,展现了朝廷的雄伟与华丽。诗中“不待来仪威凤至”表达了朝廷的繁荣与吉祥,而“日闻韶濩在青冥”则进一步以音乐之美来象征朝廷的和谐与昌盛。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朝廷景象的赞美,体现了对当时政治的肯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