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影

· 屠性
桂树丛生双涧侧,玄堂羽盖拥团团。 流膏久矣成芝菌,结荫终当集凤鸾。 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 淮南不用歌《招隐》,留与云仍百世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粟影:这里指桂树的花朵,因其色黄似金,形小如粟,故称。
  • 桂树:一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秋季开花,花小,黄白色,极芳香,核果椭圆形,紫黑色。
  • 玄堂:指深邃的厅堂。
  • 羽盖:指用鸟羽装饰的车盖,这里比喻桂树的枝叶茂密。
  • 团团:形容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 流膏:指桂树分泌的油脂,这里比喻桂树的香气。
  • 芝菌:指灵芝,这里比喻桂树的香气长久不衰。
  • 凤鸾:凤凰和鸾鸟,这里比喻高贵和吉祥。
  • 怵惕:恐惧警惕。
  • 溪山:指山间的溪流。
  • 高寒:指高山上的寒冷。
  • 淮南:地名,这里泛指南方。
  • 《招隐》:古代的一首诗,内容是召唤隐士出山。
  • 云仍:指后代子孙。
  • 百世:指很多代。

翻译

桂树丛生在双涧的旁边,深邃的厅堂被茂密的枝叶环绕。 桂树的香气长久不衰,最终会吸引凤凰和鸾鸟聚集。 春雨露水使人心生恐惧警惕,山间溪流在秋晚耐受高山的寒冷。 南方不必再唱《招隐》召唤隐士,桂树将留给子孙后代观赏百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桂树在双涧侧的景象,通过“玄堂羽盖”、“流膏成芝菌”、“集凤鸾”等意象,展现了桂树的高贵与吉祥。诗中“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表达了桂树在不同季节中的坚韧与适应力。结尾“留与云仍百世看”则寄托了对后代的美好祝愿,希望桂树的美景能被世代传颂。

屠性

元绍兴馀姚人,字彦德。明《春秋》学。诗文严整有法度。顺帝至正间以乡荐为嘉定儒学经师。有《彦德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