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昆吾铁。神物千年不灭。时出匣、摇荡碧空,闪闪寒芒电光掣。细看是巨阙。三尺。斜明隙月。新丰旅,弹尔醉歌,也胜毛锥校平侧。沉埋土花碧。向坚石寒泉,重砺霜雪。 一天星斗昏无色。因起舞为乐,崆峒试倚,魑魅胆寒石自裂。免丰狱羁绁。勋业。几英杰。是曾馘奸邪,腥渍余血。今方四海边尘绝。佩服处,闲伴金鱼宝玦。只愁灵化,雷雨暗,水云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吾铁:古代传说中的神铁,坚硬无比。
  • 巨阙:古代宝剑名。
  • 新丰旅:指旅途中。
  • 毛锥:毛笔。
  • 校平侧:校正文字。
  • 土花碧:指剑上的锈迹。
  • 砺霜雪:磨砺如霜雪般锋利。
  • 崆峒: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魑魅:山林中的妖怪。
  • 丰狱羁绁:指被囚禁。
  • :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计数报功。
  • 腥渍余血:血迹。
  • 金鱼宝玦:金鱼形的玉佩。
  • 灵化:指剑的灵性化作雷雨。
  • 水云国:指水天一色的景象。

翻译

昆吾铁铸成的剑,历经千年不灭。有时出鞘,在碧空中摇荡,闪闪发光的寒芒如同电光般掣动。细看之下,是一把名为巨阙的宝剑,三尺长,斜映着明亮的月光。在旅途中,弹奏此剑,醉中歌唱,也胜过用毛笔校正文字。剑身被埋在土中,锈迹斑斑,却仍向坚硬的石头和寒泉,重新磨砺得如霜雪般锋利。

一夜之间,星斗昏暗无光。因为起舞为乐,试着倚靠在崆峒山上,使得山林中的妖怪胆寒,石头都自行裂开。免去了被囚禁的命运。多少英杰,曾用此剑割下敌人的左耳,血迹斑斑。如今四方边疆安宁,剑佩戴在身上,闲伴着金鱼形的玉佩。只担心剑的灵性化作雷雨,暗淡了水天一色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昆吾铁铸成的剑为线索,通过描绘剑的神奇与历史,展现了其不凡的来历与威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摇荡碧空”、“闪闪寒芒电光掣”等,形象地描绘了剑的锋利与光辉。同时,通过剑的历史与英勇事迹,表达了对于英勇与正义的赞美。整首诗充满了豪迈与激昂的情感,展现了剑的传奇与不朽。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