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 张昱
巫山高,望不及。际天微茫十二峰,彩云上蒸灵雨集。 中有琼台承翠馆,曼态修容相出入。君王荒淫进神女,直以梦中为白日。 洛汭无闻五子歌,宋玉微辞讽何及。巫山高,望不及,不比尧阶土三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巫山:位于今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附近,以巫山十二峰著称。
  • 际天:触及天际,形容极高。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彩云:五彩斑斓的云。
  • 上蒸:上升,蒸腾。
  • 灵雨:好雨,及时雨。
  • 琼台:华美的台阁。
  • 翠馆:绿色的宫殿。
  • 曼态:柔美的姿态。
  • 修容:修饰容貌。
  • 相出入:相互往来。
  • 荒淫:过度放纵,沉迷于享乐。
  • 神女:指巫山神女,传说中的仙女。
  • 洛汭:洛水之滨,指洛阳一带。
  • 五子歌:古代歌谣,此处指古代的贤人。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以赋著称。
  • 微辞:委婉的言辞。
  • 尧阶:尧帝的台阶,象征古代贤君的简朴。

翻译

巫山高耸,望之不及。触及天际的十二峰,五彩云霞上升,灵雨聚集。 山中有华美的台阁与绿色的宫殿,柔美的姿态与修饰的容貌相互往来。君王沉迷于神女的进献,简直把梦中的情景当作白日之事。 洛水之滨不再听到五子的歌谣,宋玉的委婉言辞又怎能劝谏得到。巫山高耸,望之不及,它不同于尧帝那简朴的三尺土阶。

赏析

这首作品以巫山为背景,描绘了其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并通过对比君王的荒淫与古代贤君的简朴,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古代贤君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彩云上蒸灵雨集”等,展现了巫山的神秘与美丽。同时,通过对宋玉微辞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缺乏贤人谏言的忧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