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杜工部坟

· 齐己
鹏翅蹋于斯,明君知不知。 域中诗价大,荒外土坟卑。 瘴雨无时滴,蛮风有穴吹。 唯应李太白,魂魄往来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鹏翅:比喻杜甫的才华和抱负。
  • :踏,这里指杜甫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 域中:国内,指杜甫在国内的诗名。
  • 荒外:边远地区,指杜甫的坟墓所在之地。
  • 土坟卑:指杜甫的坟墓简陋。
  • 瘴雨: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这里指恶劣的环境。
  • 蛮风:指边远地区的恶劣风气。
  • 有穴吹:形容风势猛烈。
  • 李太白: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这里指李白的魂魄。
  • 魂魄往来疲:指李白的魂魄在天地间徘徊,感到疲惫。

翻译

杜甫的才华如鹏鸟之翅,却在这里未能展翅高飞,君王是否知晓? 在国内,他的诗作价值巨大,而在边远之地,他的坟墓却简陋低矮。 恶劣的瘴雨不时滴落,蛮荒的风从洞穴中猛烈吹出。 唯有李白的魂魄,在这天地间往来徘徊,感到疲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杜甫在国内外的名声与坟墓的境遇,表达了对杜甫才华未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诗中“鹏翅蹋于斯”形象地描绘了杜甫的抱负与现实的落差,“域中诗价大,荒外土坟卑”则进一步以对比手法突出了这种遗憾。末句提及李白的魂魄,暗示了两位大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相互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