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 齐己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 雁序分飞离汉口,鸰原骞翥在鳌头。 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í):收藏,收起。
  • 戈矛:古代兵器,这里比喻战争或争斗。
  • :突然。
  • 乡书:家书,家乡来的信件。
  • 雁序:雁群飞行的队形,比喻兄弟。
  • 鸰原:指兄弟。
  • 骞翥 (qiān zhù):飞翔。
  • 鳌头:科举考试中的状元,这里比喻高位。
  • 紫塞:指长城,因长城多用紫色土筑成,故称。
  • :文才,才华。

翻译

归家之初,欢喜地收起了战争的兵器,突然接到家乡的信件,感慨万分,不知是去是留。 兄弟们像雁群一样分飞,离开了汉口,兄弟们如飞鸟般高飞,占据了高位。 家靠近长城,仍有千里之遥,路过黄河,还要经过几个州。 应该先到高堂问候父母安康后,再带着才华进入帝京游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秀才归家的情景,通过“戢戈矛”和“乍捧乡书”表达了归家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雁序分飞”和“鸰原骞翥”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们各自奋斗的情景,而“家邻紫塞”和“路过黄河”则体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最后,诗人期望刘秀才能先回家问候父母,再带着才华去帝京发展,表达了对刘秀才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认可。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