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净:指清静洁白,没有杂质。
- 王城:指都城,这里可能指长安。
- 长者家:指有德行、地位高的家庭。
- 香烟:指供奉佛像时点燃的香。
- 贝叶:古代印度用来写经的树叶,这里指佛经。
- 灯焰:指佛前供奉的油灯的火焰。
- 莲花:佛教中象征纯洁和悟性的花。
- 持斋:指遵守佛教的斋戒规定,通常指在特定时间内不吃肉食。
- 理曲:指音乐或歌曲。
- 方丈室:指寺庙中住持或高僧的居室。
- 法:指佛法,佛教的教义。
翻译
常常修炼清净之心,远离繁华喧嚣,人们都知道这是都城中有德行的长者之家。桌上香烟缭绕,佛经铺展,佛前的灯光闪烁,如同透明的莲花。斋戒已经圆满,邀请闲暇的客人,先听闻音乐,再让小孩子们演奏。明日如果去拜访方丈的居室,还应该问是为了佛法而来的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斋戒月满后,在道场中静思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清净环境、香烟、佛经、灯焰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虔诚的氛围。诗人在斋戒结束后,邀请客人共享这份宁静,并准备欣赏音乐,展现了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提出明日拜访方丈的设想,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清湘词 》 —— [ 唐 ] 刘禹锡
- 《 和乐天诮失婢榜者 》 —— [ 唐 ] 刘禹锡
- 《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其一 》 —— [ 唐 ] 刘禹锡
- 《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 —— [ 唐 ] 刘禹锡
- 《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 —— [ 唐 ] 刘禹锡
- 《 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 》 —— [ 唐 ] 刘禹锡
- 《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 》 —— [ 唐 ] 刘禹锡
- 《 秋夜安国观闻笙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