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十无一人再睹龙颜喜庆虽极感叹风烛能不怆然因成四韵并示集贤中书二相公所和

久辞龙阙拥红旗,喜见天颜拜赤墀。 三省英寮非旧侣,万年芳树长新枝。 交朋接武居仙院,幕客追风入凤池。 云母屏风即施设,可怜荣耀冠当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仆射 (pú yè): 古代官职,尚书省长官之一。
  • 阙庭 (què tíng): 皇宫,朝廷。
  • 班行 (bān háng): 官员行列。
  • 亲故 (qīn gù): 亲戚朋友。
  • 亡殁 (wáng mò): 死亡。
  • 龙颜 (lóng yán): 对皇帝的尊称。
  • 喜庆 (xǐ qìng): 欢喜的庆典。
  • 风烛 (fēng zhú): 形容岁月如风中之烛,随时可能熄灭。
  • 怆然 (chuàng rán): 忧伤,悲痛的样子。
  • 三省 (sān shěng): 东汉以后指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古代中央政府机构。
  • 英寮 (yīng liáo): 英明的僚属,这里指三省的官员。
  • 非旧侣 (fēi jiù lǚ): 不再是过去的同伴。
  • 万年芳树 (wàn nián fāng shù): 比喻朝廷中新提拔的官员如同常青树。
  • 仙院 (xiān yuàn): 对朝廷的美称,如翰林院。
  • 凤池 (fèng chí): 原指皇宫中的太极宫,后借指中书省。
  • 云母屏风 (yún mǔ píng fēng): 用云母装饰的屏风,象征高贵。
  • 可怜 (lián cai): 可爱,令人羡慕。

翻译

长久以来离开皇宫,身披红旗,如今有幸再次见到皇帝,恭敬地在红砖地上拜见。 昔日三省的精英同事们已不再是旧时朋友,新的官员如同万年常青树不断生长。 朋友们在翰林院里接踵而来,幕僚们也如追风般进入中书省。 华丽的云母屏风已经布置就绪,他们的荣耀令人羡慕,这是当时的盛事。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与牛仆射重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朝廷变迁的感慨和对新晋官员的赞赏。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离开朝廷多年后重返,见到皇帝的喜悦,以及对旧友离去和新人涌现的对比,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朝廷生机勃勃的欣喜。诗人以“云母屏风”象征着新贵们的显赫地位,表达对他们荣耀的赞美。同时,诗中的“风烛”形象也寓含了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怀,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出刘禹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