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三首

· 郑谷
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 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 窗下斲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 子规夜夜啼巴树,不并吴乡楚国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渚远江清: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江清,江水清澈。
  • 碧簟纹:碧簟(diàn),绿色的竹席,这里比喻江水的波纹。
  • 小桃花:春天初开的小桃花。
  • 薛涛坟: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墓地。
  • 朱桥:红色的桥。
  • 金门路:通往皇宫或重要官署的道路。
  • 粉堞:粉色的城墙。堞(dié),城墙上的矮墙。
  • 玉垒云: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省。云,山间的云雾。
  • 斲琴:斲(zhuó),砍削,这里指制作或修理琴。
  • 翘凤足:凤足,凤凰的脚,这里比喻琴足的形状。
  • 波中濯锦:濯(zhuó),洗涤。锦,华美的织物,这里比喻水波的美丽。
  • 散鸥群:鸥鸟群散开。
  • 子规:杜鹃鸟,常在春夜啼鸣。
  • 巴树:巴地的树,巴地指今四川省一带。
  • 吴乡楚国:吴和楚,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翻译

江中的小岛远望,江水清澈,波纹如碧绿的竹席,小桃花环绕着薛涛的坟墓。红色的桥梁直通向通往皇宫的金门路,粉色的城墙高耸,与玉垒山的云雾相连。

窗下有人正在制作或修理琴,琴足形状优美如凤凰之足,水波中洗涤的锦缎散开,如同散开的鸥鸟群。夜夜啼鸣的杜鹃鸟在巴地的树上,其声不传到江南的吴楚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蜀中(今四川省)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遗迹。诗中“渚远江清碧簟纹”和“小桃花绕薛涛坟”等句,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江景图。后句通过“朱桥”、“金门路”、“粉堞”等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了蜀中古城的繁华与壮丽。结尾以“子规夜夜啼巴树”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蜀中特有的风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郑谷诗歌的艺术魅力。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