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邑邑:忧郁不乐的样子。
- 卑湿:地势低下潮湿。
- 翘趾:抬起脚趾,形容鹤站立的样子。
- 牛衣:古代给牛御寒的覆盖物,用草或麻编成,这里比喻贫穷的生活。
- 仲卿: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因其字仲卿,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表达孤独无助的情感。
翻译
忧郁啊忧郁,长沙之地地势低湿。 从楼上望去,春天似乎特别多,但在花前却总是怨恨风来得太急。 猿猴因愁而肠断般哀叫,病鹤抬起脚趾孤独地站立。 我像穿着牛衣一样独自入眠,有谁会同情我,像哀怜仲卿那样哭泣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刘禹锡被贬谪至长沙后的孤独和忧郁。诗中通过“邑邑”、“卑湿”等词语描绘了长沙的地理环境和诗人的心境。猿猴和病鹤的形象,以及“牛衣独自眠”的比喻,都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无助。最后一句以“仲卿泣”作结,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哀叹,也表达了对他人同情之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 —— [ 唐 ] 刘禹锡
- 《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 》 —— [ 唐 ] 刘禹锡
- 《 杨柳枝 》 —— [ 唐 ] 刘禹锡
- 《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 》 —— [ 唐 ] 刘禹锡
- 《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 —— [ 唐 ] 刘禹锡
- 《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 》 —— [ 唐 ] 刘禹锡
- 《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 —— [ 唐 ] 刘禹锡
- 《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