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
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
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
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
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
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
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垠(yín):九重天,指天空的高远之处。
- 朏魄(fěi pò):指月亮初出或将没时的微光。
- 醯鸡(xī j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小虫,比喻微不足道的生物。
- 方寸:指心,比喻人的内心世界。
- 大钧:指天或自然。
翻译
你说在罗浮山上,很容易就能看到九重天的高远。随着山势的升高,感受到的元气也越发旺盛,汹涌的气息似乎要带着身体飞翔。夜里住在最高的山峰上,远望四周,浩渺无边。海面黑暗,天空辽阔,星辰仿佛近在咫尺。
那时正是月亮初出或将没的微光时分,阴气中的事物开始活跃起来。日光从鲸鱼的背上喷涌而出,剑影如同龙鳞般展开。突然间,景象如同万马奔腾,旌旗高耸,波涛汹涌。又像是宏大的音乐奏响,金石之声中蕴含着悲喜。
我怀疑那里有巨大的神灵,各种怪物都来朝拜。阴阳交替主宰,使得夜晚变成了早晨。天鸡鸣叫,扶桑树的颜色渐渐明亮。千万里的赤波中,涌出了金色的太阳。向下看去,生物的活动如同缝隙中的尘埃。醯鸡仰望着瓮口,也以为那是银河的渡口。
世人只相信自己的耳目所见,用内心的尺度去衡量自然。怎知在视听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奇异景象无法言说。我悠然想起广大的天地,这不过是杯水之滨的景象。知道自己的渺小,天地之大,怎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罗浮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宇宙奥秘的沉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引导读者超越日常的感知,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宇宙和人生问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