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皞(hào):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掌管秋天。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掌管太阳。
- 停午:正午。
- 太阴:月亮。
- 铿锵(kēng qiāng):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揖让:古代的一种礼节,这里指仪式的庄严。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凤城:指京城。
翻译
西方之神西皞掌管着昼夜的平衡,太阳神羲和在正午时分,月亮开始显现。在秋天的光辉中,仪式的庄严声音响亮有力,观看的人群如云般涌出京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夕月坛的盛况。通过神话中的西皞和羲和,诗人巧妙地引入了昼夜平分和日月交替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铿锵揖让”和“观者如云”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仪式的庄严和人们的盛情参与,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荅诗示之 》 —— [ 唐 ] 刘禹锡
- 《 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 》 —— [ 唐 ] 刘禹锡
- 《 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 》 —— [ 唐 ] 刘禹锡
- 《 泽宫诗 》 —— [ 唐 ] 刘禹锡
- 《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 》 —— [ 唐 ] 刘禹锡
- 《 清湘词 》 —— [ 唐 ] 刘禹锡
- 《 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 》 —— [ 唐 ] 刘禹锡
- 《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