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

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 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 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 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 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 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 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 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 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斋戒:长时间持斋守戒。
  • 通德里:指道德高尚的居所。
  • 法王城:佛教中指佛陀的居所,比喻修行之地。
  • 无上道:至高无上的修行之道。
  • 结念:集中思想,专心致志。
  • 未来生:来世,佛教中的轮回概念。
  • 宾閤:宾客的阁楼。
  • 缁衣:僧人的衣服,代指僧人。
  • 书堂:书房。
  • 信鼓:佛教中用于召集僧众的鼓。
  • 塔象:塔的形状,佛教中象征性的建筑。
  • 经声:念经的声音。
  • 青菰:一种水生植物,其嫩茎可食。
  • 玉露:比喻清澈甘甜的水。
  • 薏苡:一种植物,其种子可食,有药用价值。
  • 芜菁:一种蔬菜。
  • 暗网:指不易察觉的障碍。
  • 歌扇:唱歌时用的扇子。
  • 流尘:飘动的尘埃。
  • 酒铛:酒器。
  • 次道:次要的修行方法或道路。

翻译

五月里长时间持斋守戒,深居简出,谢绝一切送往迎来。 不离开道德高尚的居所,就如同身处佛陀的修行之地。 举目所见都是僧人的事务,全家少有世俗之情。 精修至高无上的修行之道,专心致志于来世的福报。 宾客的阁楼被僧人占据,书房中传来信鼓的鸣响。 戏童模仿塔的形状玩耍,啼鸟似乎在学念经的声音。 用青菰的嫩茎和玉露烹制的葵菜,马家提供薏苡,刘氏则供应芜菁。 暗网笼罩着歌扇,流尘使酒器变得晦暗。 不知何时才能通过次要的修行方法,成就佛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乐天少傅在五月长斋期间的修行生活,通过对斋戒、修行、僧侣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诗中“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等句,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高度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来世福报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的宗教情怀和人生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佛教文化的颂扬,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表达。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