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前进士:唐代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科考试但尚未授官的考生。
  • 学究科:唐代科举考试的一个科目,主要考查经学知识。
  • 战鼓: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鼓,这里比喻紧张的学习氛围。
  • 带经锄:边耕作边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 里闾:乡里,指地方。
  • 能赋客:擅长作诗赋的人。
  • 绝编书:指难以理解的深奥书籍。
  • 朱门:红漆大门,指富贵人家。
  • 达者:显达的人,指有地位的人。
  • 绛帐:红色的帐幕,指学者的居所。
  • 天官:古代官名,这里指高官。
  • 旧丞相:前任丞相。
  • 无翼上空虚:比喻没有机会升迁。

翻译

听到战鼓声,你带着经书去耕作,你的名声自然在乡里传开。 你已经是世间擅长作诗赋的才子,更在窗下攻读那些深奥难懂的书籍。 那些富贵显达的人谁能真正认识你,红色的帐幕下的学者们都不如你。 幸好遇到了曾经的天官旧丞相,他知道你没有机会升迁的空虚。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蔡京的赞誉和鼓励。诗中,刘禹锡通过“战鼓带经锄”和“窗下绝编书”描绘了蔡京勤奋学习和深究学问的形象。同时,通过对比“朱门达者”与“绛帐书生”,强调了蔡京的才华和不被世人所识的遗憾。最后,刘禹锡提到“天官旧丞相”对蔡京的认可,暗示了蔡京未来可能的机遇。整首诗既表达了对蔡京才华的赞赏,也透露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对蔡京未来的美好祝愿。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