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裴生久在风尘里,气劲言高少知己。 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 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 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忽然结束如秋蓬,自称对策明光宫。 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 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 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 古称射策如弯弧,一发偶中何时无。 由来草泽无忌讳,努力满挽当亨衢。 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 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 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劳碌。
  • 气劲言高:形容性格刚强,言辞高远。
  • 郑司农:即郑玄,东汉著名的经学家。
  • 孔夫子:即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蜡屐(là jī):涂有蜡的木屐,防滑。
  •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皮制成的裘衣,保暖。
  •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三国时期刘备曾在此建都。
  • 秋蓬:秋天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对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文体,考生针对策问作出回答。
  • 明光宫:汉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 彤庭:红色的庭院,指皇宫。
  • 凤衔金榜:凤凰衔着金色的榜单,象征科举及第。
  • 中贵:宫中的贵人,指宦官。
  • 委佩:佩戴的玉佩,指官员。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式,类似于现代的笔试。
  • 弯弧:弯曲的弓,比喻射箭。
  • 草泽: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 亨衢(hēng qú):四通八达的大道,比喻仕途顺利。
  • 嘉禾驿: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王馀鱼:传说中的大鱼。
  • 苏小墓:可能指某位名叫苏小的历史人物的墓地。

翻译

裴生你长久在世俗的纷扰中劳碌,性格刚强,言辞高远,却少有知己。你注解书籍,曾学习郑玄的学问,游历的国家比孔子还多。往年你曾访问我到连州,我们终日游历无尽的绝美之地。在雨中登山,你试穿蜡屐,夏天进入洞穴,你披着貂裘。在白帝城边我们再次相遇,你收敛翅膀,三年不飞去。忽然间你像秋天的蓬草一样结束漂泊,自称在明光宫对策。人们问你在策中说了什么,你却掉头不答,只是看着飞鸿。皇宫的红色庭院中,翠松迎接晓日,凤凰衔着金色的榜单从云间出现。宫中的贵人腰间挂着鞭子,站着倒酒,宰相佩戴着玉佩,观看着摇笔。古人称射策如同弯弓射箭,偶尔一发命中,何时没有呢?从来民间没有忌讳,努力满载,正当仕途顺利之时。记得当年我们相识的地方,嘉禾驿后我们并排居住。垂钓钓到了传说中的王馀鱼,踏青共登苏小墓。这些事现在如同在梦中,相看一笑,暂且开颜。老来希望能遇到旧时的邻里,为你扶病到方山。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送别裴处士应制举的作品,通过回忆与裴处士的交往,展现了裴处士的才华与品格。诗中,刘禹锡用“气劲言高”形容裴处士的性格,用“历国多于孔夫子”赞扬其学识渊博。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策、金榜等意象,描绘了裴处士即将步入仕途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