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莺(yīng):一种鸟,即黄莺,以其鸣声悦耳著称。
- 南陌:南边的道路。
- 东城:东边的城区。
- 营中:军营之中。
- 短笛:一种乐器,声音悠扬。
- 哀筝:一种乐器,筝声悲切。
-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众多,门户繁多。
- 垂杨:垂柳。
- 百转如簧:形容莺的鸣叫声婉转多变,如同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 烟景:春天的景色,常带有朦胧的美感。
翻译
黄莺,能歌善语,多情善感。春天已过半,天色将明。最初在南边的道路上遇见,后又聚集在东边的城区。树林稀疏时能看见它的身影,花丛繁密中只能听到它的声音。军营中,有人吹奏着短笛,楼上则有人弹奏着哀筝。千家万户的垂柳之中,黄莺的鸣叫声婉转多变,如同簧片振动,在晴朗的春日烟景中回荡。
赏析
这首作品以黄莺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多情。诗中通过黄莺的活动轨迹,从南陌到东城,再到林间花下,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变换和黄莺的活泼。后段通过短笛与哀筝的对比,以及千门万户中黄莺的鸣叫,传达了春天不仅是生机勃勃,也充满了哀愁与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黄莺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多重情感和景致。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 》 —— [ 元 ] 耶律楚材
- 《 仲春御花园作 》 —— [ 清 ] 弘历
- 《 次韵严文炳暂别归吴门 》 —— [ 宋 ] 陈造
- 《 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寀释奠于先圣既而升公堂命学官讲书窃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常以是诲人阅岁既久嗣音者希某孤陋无似窃慕前哲其启讲也今龙阁黄公尝临之其终讲也金部使君又临之郡儒在列咸与荣观辄成五言律诗二十韵叙谢 》 —— [ 宋 ] 朱长文
- 《 仲春雨霁出游郊麓览物叙怀兴言自歌四首 》 —— [ 明 ] 何景明
- 《 至正丁亥春二月起自休致入直翰林夏四月抵京师六月赴上京述怀五首 》 —— [ 元 ] 黄溍
- 《 法曲献仙音 · 探梅超山,吊吴仓颉墓。适方寒雨,景物萧寥,感往伤今,因成此解。时新历二十三年二月中也 》 —— [ 清 ] 叶恭绰
- 《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 —— [ 明 ] 陈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