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 郑谷
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吟聒暮莺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 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策联华:指科举考试中的优秀文章,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 国华:国家的精华,这里指国家的优秀人才。
  • 仙槎:神话中可以乘之到达天上的船,这里比喻科举考试的成功。
  • 南渡:指渡过长江向南,这里可能指顾云的家乡在南方。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食用,这里指家乡的食物,带有思乡之情。
  • 吟聒:吟咏声嘈杂。
  • 迟日:日头升起得晚,指时间晚。
  • 一般情绪:同样的情感。
  • :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草地。

翻译

你的文章如同凤凰的羽翼,是国家荣耀的象征,但春天来临,你却未能乘上通往成功的仙船。 思乡之情连结着南渡的回忆,思念着家乡的菰米,泪水在东风中躲避着盛开的杏花。 吟咏声在傍晚时分嘈杂,黄莺归巢于庙院,我在僧舍中消磨时光,直到日头升起得晚。 我们的情感是相同的,你应该相信,当门静草深,树影斜斜时,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诗是郑谷为安慰落第的朋友顾云而作。诗中,郑谷用“凤策联华”来赞美顾云的才华,同时以“仙槎”未上表达了对顾云未能成功的遗憾。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朋友的深切关怀。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傍晚的宁静,诗人传达了一种平和与理解,鼓励顾云保持信心,相信未来还有机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