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寄所思

· 赵嘏
目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 书中自报刀头约,天上三看破镜飞。 孤浪谩疑红脸笑,轻云忽似舞罗衣。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台:古代指宫廷中的藏书处,这里指思念之人所在的地方。
  • 锦衾:用锦缎制成的被子。
  • 刀头约:指书信中的约定,刀头可能指书信的封口处。
  • 破镜飞:比喻分离,典故出自《列子·汤问》中“破镜重圆”的故事。
  • 孤浪:孤独的波浪,比喻孤独的心情。
  • 红脸笑:指思念之人的笑容。
  • 舞罗衣:指思念之人的舞姿。
  • 洞房:新婚夫妇的卧室,这里指诗人孤独的居所。
  • 寒烛微:微弱的烛光,增添了孤独和寒冷的氛围。

翻译

目光断绝在兰台,空自望着思念的人归来,锦被中香气已冷,梦中相见也变得稀少。 书信中自述着刀头封口的约定,天空中三次看到破镜飞舞,象征着分离的痛苦。 孤独的波浪仿佛在嘲笑着红颜的笑容,轻云忽然间像是舞动的罗衣。 遥远的我知道你不会说话,只是默默地相互回忆,寂寞的新房中,寒冷的烛光微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孤独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兰台”、“锦衾”、“刀头约”等,来描绘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奈。通过“破镜飞”、“孤浪”、“红脸笑”等比喻,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分离的痛苦和思念的深切。结尾的“寂寞洞房寒烛微”更是以环境的凄凉来映衬内心的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赵嘏

赵嘏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