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洛阳秋日正凄凄,君去西秦更向西。 旧学三冬今转富,曾伤六翮养初齐。 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 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凄凄(qī qī):形容凄凉悲伤的样子。
  • 西秦:指长安,古代秦国之地,位于洛阳以西。
  • 三冬:指三个冬季,即三年,这里指长时间的学习。
  • 六翮(liù hé):指鸟的六根大羽毛,比喻人的才华或能力。
  • 养初齐:指培养到初步成熟。
  • 王城:指洛阳,古代东周的都城。
  • 丹凤:指洛阳城中的丹凤门,这里代指洛阳。
  • 碧鸡:指蜀地的一种鸟,这里代指蜀地。
  • 卧龙:指诸葛亮,蜀汉的丞相,这里比喻杨处厚有诸葛亮的才智。
  • 蹑丹梯:比喻攀登高位,追求更高的成就。

翻译

洛阳的秋日正显得凄凉悲伤,你离开这里前往更西边的长安。 长时间的学习如今已积累丰富,曾经培养的才华也已初步成熟。 清晨进入洛阳城,望见丹凤门,蜀地的路上晴朗时能见到碧鸡。 早知你应有诸葛亮的才智,不妨从此攀登更高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送别友人杨处厚前往蜀地时所作。诗中,刘禹锡以洛阳秋日的凄凉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伤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通过“三冬”、“六翮”等词语,诗人描绘了杨处厚深厚的学识和初步成熟的才华。后两句以“卧龙”比喻杨处厚,预言他将在蜀地有所作为,鼓励他追求更高的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