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

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油幕:古代军队中用油布制成的帐篷,这里指军旅生活。
  • 沧浪:指水色清澈的江河,这里可能指长江。
  • 狎钓童:亲近钓鱼的孩童,指过着悠闲的生活。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 戏蝶:嬉戏的蝴蝶,比喻无忧无虑的生活。
  • 归鸿:归来的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人的归来。
  • 文儒:指文人。
  • 胶西相:指汉代文学家董仲舒,他曾任胶西王相。
  • 倚伏: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 塞上翁:指《塞翁失马》中的塞上老人,比喻事物的得失无常。
  • 扁舟:小船。
  • 青菰:一种水生植物,其嫩茎可食,俗称茭白。

翻译

几年来在军中担任幕僚,辅佐东征,如今却选择在清澈的江河边与钓鱼的孩童亲近。斜靠在枕头上,醉意中仿佛成了嬉戏的蝴蝶,抱着琴悠闲地望着归来的大雁。作为文人,我自然承袭了董仲舒的文学传统,深知事物间的得失无常,如同塞上老人。更说那小船激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青菰已经成熟,但秋风已至,让人无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军旅生活到回归田园的心境转变。诗中,“油幕佐征东”与“泛沧浪狎钓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后句通过“欹枕醉眠”和“抱琴闲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悠闲自得。结尾的“扁舟动乡思”和“青菰已熟奈秋风”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