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湖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 白头渔子摇苍烟,鸂鶒眠沙晓惊起。 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 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 谪仙欲识雷斧手,刬却古今愁共丑。 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 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拼音

所属合集

#洞庭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澧兰:澧水边的兰花。
  • 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
  • 龙叟:指老渔夫。
  • 铁笛:指吹笛的人。
  • 紫藟(lěi):一种植物,这里指紫色的藤蔓。
  • 谪仙:指被贬谪的仙人,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 雷斧手:比喻技艺高超的工匠。
  • 刬却:铲除,消除。
  • 鲸游碧落:比喻宏大的景象或深远的意境。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
  • 宫锦:宫廷中用的锦缎,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翻译

楚地的云团覆盖了八百里,澧水边的兰花香气随春水飘散。 白发渔夫在苍茫的烟雾中摇桨,鸂鶒在沙滩上安睡,清晨被惊醒。 沙滩上的老渔夫夜中叹息忧愁,铁笛声未起,春风也感到羞愧。 露水寒冷,紫色的藤蔓纠结着新的忧愁,城角哭泣,关河间秋意浓烈。 我这被贬谪的仙人渴望遇见技艺高超的工匠,消除古今的忧愁与丑恶。 鲸鱼游弋在碧落之中,踪迹杳无,我作诗三叹,你可知其中的深意? 瀛洲的一叶扁舟何时能归还,满江的宫锦映照着湖山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春景,通过“楚云”、“澧兰”、“春水”等意象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诗中“白头渔子”、“鸂鶒眠沙”等生动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后半部分,诗人借“谪仙”、“雷斧手”等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消除世间忧愁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归途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裴说

五代时桂州人。少逢唐末乱世,奔走江西、湖南等地,自叹“避乱一身多”,识者悲之。屡行卷,久不第。至哀帝天祐三年,方以状元及第。后梁时,累迁补阙,终礼部员外郎。与弟裴谐皆有诗名,诗风近贾岛,苦吟有奇思。有集。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