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诗十首和思归乐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稻粱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 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 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拼音

注释

得马上话别:一作「得马上语别」。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媒:指被驯养用来引诱野雉的雉。
  •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类似于现代的诗篇。
  • :微笑。
  • 张陈:指张耳和陈余,两人原本是好友,后因权力斗争而反目。
  • 刎颈交:指生死之交。
  • 泜水:河流名,此处象征两人的友情。
  • 赵襄:指赵襄子,春秋时期赵国的君主。
  • 磨笄山:山名,赵襄子的母亲曾在此自杀,以激励赵襄子复仇。
  • 青鸾: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忠贞的爱情。
  • 任安:人名,此处指忠贞不渝的朋友。

翻译

吟咏你关于雉媒的诗篇,我微笑着又叹息。 为何这么晚才和你的诗,直到今天才完成我的篇章。 难道只有鸟类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 张耳和陈余本是生死之交,最终因权势而友情破裂。 至今心中仍有不平之气,仿佛塞绝了泜水的源头。 赵襄子与骨肉至亲,也因为利益而相互残杀。 至今他的名声不佳,比磨笄山还要高。 何况这笼中的雉鸟,只在饮水啄食间有志。 稻粱一旦入口,本性便随人而变。 自身的苦难也已忘却,同族之间又有什么可说。 只恨作为媒人笨拙,不足以自我保全。 劝你从今以后,养鸟就养青鸾。 青鸾一旦失去伴侣,至死都会守着孤单。 劝你从今以后,结交朋友就结交任安。 主人与宾客离去后,独自守在门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雉媒的描写,隐喻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复杂。诗中提到的张陈和赵襄的故事,都是历史上因权势和利益导致友情和亲情破裂的例子,反映了人性的弱点。诗人通过这些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不满和对纯真友情的向往。最后,诗人以青鸾和任安为喻,劝诫人们应追求忠贞不渝的友情和爱情,远离世俗的纷争和背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理想人际关系的渴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